第3章 长春书院
小说名:诸天:从人民的名义开始 更新时间:2025-04-12 00:46:25 作者:想吃麻薯 章节字数:2424字

因为包袱里有鼓囊囊的银子,所以让崔明礼有了种荣归故里的感觉。

回到那个自己长大的院子,老屋旁边新起了一间新房,大哥结婚后,新垒起来的。

天色刚刚放亮,大嫂张小花开门出来,看见院子里有一个健硕的身影,有些害怕。再仔细一看,那个站在庭院的男人,身穿白色长衫,手里还拿着一本书,突显着读书人的身份。

“先生可是来寻人的,我是这户人家的长媳。”

“大嫂,我是明礼。怎么穿上县城买的衣物后,嫂子就不认识我了。”崔明礼声音洪亮,一点也没有熬夜赶路的疲惫。

“是小叔子回来了,考试考得怎么样,嫂子给你打水洗把脸。”

“我自己来,这次考上童生了。嫂子你把我哥喊起来,我去喊我爹。”

张小花回屋找自己丈夫,边走边琢磨着,小叔子越来越有气度了,都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,怎么自己男人就没有那么俊俏。

都起床后,院子里变得热闹了起来。大家都围着家里走出来的读书人,崔明礼抱着一岁多的亲侄子,一边逗孩子,一边回家人的话。

“老二,你这次考上童生,下一步有什么打算?”父亲崔大可问道。

“爹,过段时间我还要去府城进行岁试。岁试通过后,家里就真正的出了个士人,官府就会免除我的役税。如果考试顺利,我会在府城的长春书院进学,准备三年后的乡试。”崔明礼回道。

“好啊,列祖列宗保佑,我们这个泥腿子家里,也出了一个读书人啊。老大,快快快,准备一下。我带着你二弟,好好给祖宗牌位上柱香。”崔大可喜笑颜开,神情满是激动。

简陋但是庄重的给祖宗牌位上香后,崔明礼招呼着家里人,关上门窗,然后拿出包袱里的银子,开口道:“这些是我出门在外斩杀贼人,缴获的银子。父亲你拿100两在村里置办些土地,大哥你拿50两,贴补家用。”

都是庄稼人,哪里见过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。大哥崔晓义一个劲的摆手,崔大可也愣着说不出话来。

“我如果要入书院进学,入学费是100两银子。给家里留下150两,剩下的350两够我的开支了。爹和大哥收下吧,我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。家里还要大哥来遮风挡雨,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。”崔明礼说着自己的想法。

张小花和崔陈氏没有说话,做主的是家里的男人。

“老二啊,爹知道你学武有成,但与人争斗,尤其是性命相争,太危险了。下次不到万不得已,万万不可再行此事。”崔大可看着孔武有力的二儿子,规劝道。

“爹,放心吧,我是读书人,非到万不得已,我不会再行险招的。”

“二弟,你没有受伤吧?”崔晓义关心的问道。

“大哥放心,身体无恙。你知道得,我天生神力,那些贼子全部被我轻松宰杀。”崔明礼炫耀了下肱二头肌。

经过一番推辞后,崔大可做主,收下了银子。

然后崔明礼到房间内补觉,其余人则干自己的活计去了。晚饭杀了只鸡,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大吃了一顿。

一个月后,崔明礼修炼童子功小成,练出内力,成功晋升后天境。正好岁试的时间就要到了,崔明礼收拾好东西,和家里人告别之后,赶往荆州府府城。

到达府城后,选了一家普通客栈入住,吃了一碗阳春面果腹。然后来到专卖武功秘籍的天下阁。

“少侠,您想什么样的秘籍。我们天下阁全天下仅此一家,除了黑市,市面上就没有卖武功秘籍的铺子了。天下阁童叟无欺,秘籍保真,价格实惠。”小厮满脸笑容的迎上来。

“小二,我想卖秘籍。”

“那您得去二楼,找供奉,他会给您估价,您请吧。”

走上二楼,一个青衫中年人端坐在柜台前。崔明礼拿出《童子功》和《五虎断门刀》递了过去。

“少侠的这两本秘籍太过常见,好在完整度很高。童子功售出价格10两银子,五虎断门刀售出价格5两。”供奉仔细阅读秘籍后,给出了价格。

“要是我想在天下阁,买下这两本秘籍需要多少银两?”

“童子功50两,五虎断门刀25两。童叟无欺,秘籍保真。”

“这生意可真赚钱啊。”崔明礼感慨道。

“皇权特许,天下阁开遍天下,少侠要是不愿意做这门买卖,大可去黑市那边。那里会便宜许多,但秘籍的真假就得看少侠的眼力了。”供奉朝天拱手,然后无所谓的说道。

“我是童生,有折扣吗?”

“本店只有举人以上才有折扣,其余的没有。”供奉轻蔑的瞥了眼崔明礼,然后客气的说道。

崔明礼无奈,去黑市不如在客栈多诵读几遍论语。只好在天下阁把秘籍卖了,然后又花了30两买下最常见的轻功-《水上漂》。

在客栈读了两天书,等时间到了就去参加岁试。几天后,考试结果出来,位列荆州府第14名,崔明礼正式成为士人阶级。去官府办好手续,然后领到每年5两银子的补贴,崔明礼回到客栈好好睡了一觉。

孔虐词条更新。秀才:你的文章写作水平提高,掌握‘赵体’书写方式(四大楷书之一)

第二天,阳光高照,崔明礼带着官府给的拜帖,来到荆州府最著名的长春书院。书院大门敞开,几个穿着儒士服的中年人坐在门口,看到来人后,便开口询问道:“可是刚刚取得秀才功名的学子?”

“是的,学生刚考过岁试,荆州府第14名。”崔明礼拱手道。

“进入书院需要缴纳100两白银入学费,书院生活分两个等级:甲等者,可以独自一人居住,膳食丰富,每月需20两白银。乙等者,住宿8人一间,膳食普通,每月需10两白银。”

“学生选甲等,这是所需银钱,请先生过目。”崔明礼双手递过银子和拜帖,书院的几个管事先是拿着拜帖,验明正身。然后清点银钱,确定数目无误后,其中一人带着崔明礼来到书院的学堂。

“夫子,这位是今天入学的崔秀才。”中年管事朝夫子拱手,然后说道。

夫子停下讲课,唤崔明礼进来,让他朝学堂中央的孔夫子像,叩拜行礼。崔明礼按照要求做完,夫子开口问道:“君子行则思其道,饮则思其源。你是如何来长春书院的?”

“学生是步行来的。”

“是否学武,武道境界如何啊?”

“学生学武,后天境界。”

“嗯...步行来的,后天境界。有无书童,数目若干?”

“学生独自一人,并无书童”

“甲等者,还是乙等者?”

“回夫子话,甲等者。”

“嗯,坐中间靠后位置,与陆望春同席。”夫子撂着胡须,出言道。

崔明礼看到一个向他招手的儒生,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了,然后走过去入座。

崔明礼开始在书院进学的时光,朝起读书,日落而歇。

长春书院名副其实,书院夫子的教学质量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当然是院长他哥在京城当御史,本地管科举的学政官员都很给面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