佐渡岛在倭国本州岛以西的海域,从耽罗岛前往佐渡岛,需要越过朝倭之间的海峡,沿着本州岛海岸往东北方向航行。
因为可以沿着海岸航行,风险相对较低。
另外,从佐渡岛继续往北航行,就可以抵达虾夷岛,而虾夷岛又跟辽东女真人的奴儿干都司隔海相望。
大明从虾夷岛伐木运回本土,可以在佐渡岛中途补给,再沿着本州、九州海岸南下,返回上海、宁波。
佐渡岛有丰富的金矿,丰富到晏珣这个历史渣都久闻盛名。
在另一个时空,要到万历二十九年,倭奴发现佐渡金矿,之后开采近四百年,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金矿。
在鼎盛时期,这里的黄金产量是世界第一,同时还有伴生银矿。
说是金山银山一点也不夸张。
而且,岛上没有大的势力,只有一些不成气候的倭奴可以做矿工。
但是现在……不好意思,大明先发现就是大明的。
不服想来抢?先问一问我们的火炮答不答应!
佐渡岛中部是平原,适宜水稻和蔬菜的生长。
胡宗宪此时在岛上看着青翠喜人的水稻、矮小的倭奴在稻田里劳作,不禁期待秋天的丰收。
以战养战,佐渡岛足以养活一支水师。
倭奴农民远远看到胡总督,诚惶诚恐地跪下。
这是伟大的领主啊!按照倭国的习惯,称呼胡大人为国主更恰当。
本州九州的许多小国,还没有佐渡岛大呢!
来此做了几年“领主”,胡宗宪还是有种恍惚感。
他有一种错觉,仿佛他的人生在嘉靖四十四年就已经结束。之后的每一天,都是晏神仙帮他续命。
他曾梦见,嘉靖四十四年的冬天,他在绝望和悲愤中自杀。
偷来的人生?
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,让他知道自己实实在在地活着。
挖了几年矿,胡宗宪甚至突发奇想,当年严世蕃外逃倭国的计划若成功,现在会是什么局势?
以严世蕃的聪明才智,在倭国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吧?
“大人,山东水师到了耽罗岛,一定会来跟我们汇合,咱们可以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。”幕僚徐渭在一旁说。
徐渭中进士后并没有选官,依旧追随在胡宗宪身边做幕僚。
胡总督没有死,他不用自杀九次。追随胡总督到天涯海角,是他毕生所愿。
“耽罗岛。”胡宗宪笑了笑,“是谁出的主意占这个地方?朝鲜是不征之国。”
朝鲜是《皇明祖训》中的不征之国,又历来对大明很恭敬。胡宗宪在佐渡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,却一直没有动耽罗。
徐渭说:“朝鲜没有抗议,我们就不算占领。”
这件事用脚后跟想,肯定跟不走寻常路的晏家父子、不讲武德的隆庆皇帝有关。
在徐渭心中,隆庆就是一个不讲武德的皇帝,用强权压倒一切不服。
胡宗宪慢慢往领主府走,淡定地说:“下一步的作战计划,初步是突袭京都震慑织田信长,签订条约;若能带走倭国天皇和幕府将军就更好!”
倭国的京都,又称平安京,在本州岛的西部,距离海湾比较近。
大明的军队从西部海湾登岸,能直插进京都,避开各路大名。
突袭京都、活捉倭国天皇,是胡宗宪早就有的计划。很多年以前,他主持东南抗倭,就有这个梦想。
“然后,我们扶持安世控制九州岛。这个岛在本州岛的下方,跟耽罗岛最近,距离宁波也不远,最快十几日一个来回。”
“小小的九州岛有九个‘国’”徐渭笑着说,“什么“战国”,不就是一群县令混战?”
能拉出一支一千人的队伍,已经是“大国”,多少有点山中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的意思。
“有大明做后方,再占据九州,安世就有了跟织田信长一较高下的本钱。”胡宗宪说,“我们是来挖矿的,最重要的是金山银矿。至于倭国内政,让他们自己人打自己人。”
“安世不是倭奴。”徐渭说。
很显然,安世以灭倭国为毕生理想。
胡宗宪说:“我们知道安世不是倭奴,但不妨当他是。即便将来朝廷设倭国总督,也需要以倭制倭。”
倭奴很能生,人口还是很多的。
这么多人,就算压倒性屠杀也要杀很久啊!
“佐渡岛自古以来是大明国土,必须让倭国天皇确认这一点。”胡宗宪神色冷酷,“现在是我们强,就要用强权。”
对敌人,就要像冬天一样冷酷。
“是。”徐渭敬仰地看着胡宗宪。
胡总督这个年纪,还有雄心突袭京都……那些夸夸其谈者跟他比起来,都是土鸡瓦狗!
胡宗宪接着说:“打倭国不仅仅是复仇,也为了实际好处。如晏珣所说,占领佐渡岛,不仅仅是为了金矿,更为了给虾夷岛的木料护航。”
在大航海时代,有海船才能称霸天下。
大明目前去缅甸砍柚木不太现实,虾夷岛的优质橡木,就不能拱手让人。
道君在上,保佑大明!
“晏珣……”徐渭感慨,“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倭国。这是一个起点,下一步是南洋,再下一步是西洋或者美洲。”
说起晏家父子,徐渭的心情很微妙。
徐枚变成晏枚,徐家列祖列宗含笑九泉了!
指望徐枚为徐家传宗接代已经不可能,好在他还有一个小儿子。
说起来,晏珣也是知名光棍,晏鹤年跟自己是同病相怜。
不知道晏珣此时在做什么?
……
汪德渊坐在大船上一路向东北前进。
他喝着耽罗特产的蜂蜜水,跟一脸苦闷的朴得欢指点江山。
“你跟倭奴很熟悉吧?我们逮到一个俘虏,他说对马岛的倭寇曾一次贿赂你一万两银子。”
朴得欢小声说:“那是以前!很久以前!自从大明到倭国开矿,水师常在倭国海域出没,俺们哪里还敢做什么。”
他在心中呐喊:进军倭国这种事,大明水师为啥要带上俺们啊!
汪德渊但笑不语,当然要带上你啊!不然留着你在后方使坏吗?
再说,朝鲜是大明最忠诚的藩属国,进军倭国这种事,忠诚的小弟不应该出一份力吗?
别想着左右逢源,没这种好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