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8章 尘埃落定
小说名: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 更新时间:2025-04-21 05:04:17 作者:山的那边 章节字数:1712字

形势比人强。

正亲町天皇和足利义昭只能安慰自己,好汉不吃眼前亏。

第一项,佐渡金矿本来就是大明发现的,原本不过是个流放犯人的小岛;而石见银矿,以前属于毛利家,对天皇和幕府大将军也没什么好处。

第二项,放弃水师。倭国最后的水师,就是京都若狭湾的那一支。经此一战已经打没了,答不答应都没什么不同。

第三项,虾夷岛?如果不是大明说,他们都不知道。

倭国传统上就是本州、九州、四国三岛,虾夷不算在内。

第四项,独立外交权?他们暗地里见红毛番,大明也不知道啊!

咦?大明特意强调这个,莫非是害怕红毛番?。

第五项,放弃尊号……先保住命,总有尊号回归的一天。

什么金山银山,不能吃又不能穿,大明稀罕就给吧!

……

这么一琢磨,发现条约只是看着过分,实则对天皇和幕府大将军本身没有什么损害。

卖国又不是卖自己。

而且,谁说我们一定要守约?将来我们实力强盛,再逼大明签条约!

正亲町天皇甚至有种微妙的感激……就像是被劫持的人质,觉得绑匪人还怪好的。

签了?

炮声隆隆中,正亲町天皇郑重落笔,盖下“日本国王之印”。

足利义昭神情麻木,猩猩舞、鸭子舞……一支支禽兽舞跳下来,他已经被驯服,丢掉无用的自尊心。

丢人这种人,就像做男妓,只有零次和无数次。

一束光从春帆楼的窗户照进来,条约染上一层神圣的金光。

就连干坐着看好戏的葡萄牙传教士都不禁屏住呼吸……上帝!我见证了历史的时刻!

晏珣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份条约,凝视着所有人的动作,终于轮到他自己作为大明的特使签字。

整颗心仿佛从云端落回远处,完成使命。

振兴大明是一条很长的路,到签订这份条约的时刻,算是走完一大步。

回首过往,不胜感慨。

“很好!你们都是聪明人。签完条约,可以一起出去欣赏风景,今日真是一个好日子。”晏珣彬彬有礼地说。

他真是一个儒雅贵气的郎君啊!

倭国众人想礼貌地笑一笑,可表情却比哭还难看。

葡萄牙传教士看着眼前这一幕,心想若是把这个情景画下来,未来一定很值钱。

他没有同情倭国,毕竟西方人在殖民地做的事,比这更过分。

在西方人眼中,殖民地的一切,包括人口在内都是资源。他们掳掠、贩卖奴隶,甚至对土著进行种族灭绝。

……

马关海峡,是濑户内海的西门户,自古以来是倭国兵家必争之地。

签完条约后,晏珣邀请他们到港口参观明军“威远号”。

正亲町天皇是主动投降的,没有亲眼见证明军攻城,午夜梦回还曾懊恼,假如日本上下团结一致,能否打赢大明。

现在看着坚船利炮、如天兵天将般高大的将士,他什么想法都没有了。

其他倭奴震撼之余,有聪明人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……让倭国女子去大明借种,是不是能改善本国人种呢?

晏珣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倭奴。

他知道,倭奴这个民族,是典型的欺软怕硬。仰慕一切强者,欺辱一切弱者。

足利义昭忽然感慨:“我曾经见识过织田信长的精兵。和威武雄壮的明军比起来,穿着破烂兜裆布的织田军精兵,就是笑话。”

晏珣跟朱翊钧对视一眼,有一种男人之间的默契……倭是什么意思?就是矮啊!

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,给倭国列岛的一位国主赐过一枚金印,印文为白文篆书“汉倭奴国王”。

“倭”在汉代的意思,大意是“矮且歪”,“倭傀”就是奇丑的木偶。

从那以后,中原历代皇帝都称东瀛这个岛国为倭国,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
倭奴一开始没发现问题,也以此自称。

直到隋唐时期,倭国识汉字的人多了,才知道自己被骂了几百年,改为自称日本。

“你们的军队,都是这样的吗?”足利义昭又问。

晏珣淡淡回应:“这些水师是我们的精锐,北方九镇的边军和京营,都是不逊色于水师的虎狼之师。”

大明有多大,不是缩在岛上的小人可以想象的。

在场所有倭奴的脸色变来变去,从里到外又苦又酸又涩。

被震撼的还有其他国家的使者,红毛番看着明军的大海船,赞叹:“和盖伦船很像,似乎又比盖伦船更完美。”

以大明的体量,再加上这样的巨舰,葡萄牙还能守得住南洋的殖民地吗?

红毛番们有种不祥的预感。

耀武扬威结束,晏珣和朱翊钧等人重新回城时,城内所有的倭奴都五体投地趴着。

强者就是他们的信仰。

《马关条约》的内容,同时向全城宣布,在安世的推波助澜下,迅速向倭国三岛传播。

……放弃一切幻想吧!倭国就是大明的“奴”国,天皇向大明称臣!

从今往后,谁当天皇或者幕府大将军都不重要,也不用再想着“挟天皇以令诸侯”,全都老老实实地挖矿,偿还战争赔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