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大明实施海禁以来,琉球三国亦是不同程度受到影响。
虽然朝贡贸易还在继续,但朝贡贸易的东西,根本无法满足琉球三国。
听到大明使者前来,中山国殿上的官员,亦是一脸的兴奋。
当即以最高礼节,迎接大明使者杨丰。
……
王庭上。
“杨丰拜见大王。”
杨丰微微颔首,行礼道。
“免礼,来人赐座!”
中山国国王察度,开口道。
“谢大王!”
杨丰回道。
“不知此番前来,陛下有何诏谕?”
杨丰刚刚坐下,察度便急忙开口询问。
“回大王,此番我大明意图彻底剿灭倭寇,已派元帅汤和带兵十万出征。”
“陛下下诏,琉球三国共同出兵清剿倭寇!”
杨丰,开口道。
“啊?”
“这……”
一时间,察度,脸上犯了难。
大臣们,亦是面露难色。
“上使有所不知,我中山国地小民少,船业并不发达,根本无法和明廷相提并论。”
“虽说我国亦是遭到倭寇侵扰,不堪重负,本王亦是想要彻底清剿。”
“可,受制于船业,军备,即便是想要出兵,也怕是无法远征。”
察度,一脸为难的说道。
不是他不想征伐,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征伐。
要知道倭寇当中,有着不少是明朝那边的人。
昔日张士诚和方国珍的余部,这些人手里可是有火器的。
虽然不多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不是中山国能够比拟的。
他们只能在岸边依仗海防工事,来对抗倭寇,根本无力出海征剿。
如今的倭寇,其中虽然有不少是倭国的浪人,还有倭国南朝被打散的政客,武士等等。
但倭寇领头的还是张士诚和方国珍的部下。
方国珍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,与海盗多有瓜葛,兵败后余部便逃窜在海外,继续为盗。
当然元末乱世,有的百姓们亦是羡慕海盗,愿意加入海盗中。
中山国不是没打过,是压根打不过。
而且最关键是,大明开国这么久了,也不见他出兵征伐,现在出兵,中山国君臣们都在寻思,这是不是拿他们当炮灰?
说是十万,真的有十万吗?
一旦征剿失败,那个损失是他们无法承担的。
大明军队拍拍屁股走人了,轮到他们承担损失。
搞不好,一场仗打下来,就要亡国了。
闻言,杨丰微微一笑,早有准备。
就知道是这么回事!
指望三国出兵荡平倭寇,那根本不可能的事情。
“大王莫怕!”
“无需大王出船,只需大王派兵即可。”
“将士们可乘坐我大明战船出征。”
“一来我大明将士征伐途中需要运送大量补给,二来是并不熟悉周围海岛,需要人手指点线路。”
“此番陛下志在必得,定要将倭寇彻底清剿。”
杨丰,开口道。
“这……不知陛下,命小王出兵多少?”
察度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虽说琉球群岛大概有150万人,其中他中山王国大概拥有八十万人口。
但,可控制的军兵却是不到一万人。
这已经算是征兵比例很高了。
虽然号称三山王国,但是实际上所谓的“三山国王”,实际上只是三名相对实力较强的“大世之主”,各自旗下分别统领着一些臣服于他们的按司。这些按司在自己管辖的领土内各自掌握军队,而不受三山国王控制。
其他两国更少,之前三国互相攻伐,明廷下令不让他们互相攻伐,以延国祚,三国立马罢兵言和。
三国连带着大大小小的按司,加起来兵员拢共也就五万。
至于军备,兵员素质,那就更加不用提了。
火器都没有。
“大王可通知其他两王,以及麾下的按司,前来商议!”
“如今我大明海禁已经解除,开启全面贸易。”
“此番,战事决定未来贸易的额度,大王可自行决断!”
杨丰,沉声道。
一来战事若败,倭寇越发猖獗,必须要肃清。
二来,琉球王国中必不可少有很多势力和倭寇联系紧密。
倭寇抢来的物资,亦或者走私的物资,也要卖出去。
海外诸夷,不可避免的要购买大明的物资。
这就导致倭寇屡禁不止。
倭国那边不用理会,有秦王在,倭人想跑都难。
但这些势力,亦是需要清洗一番。
当初老朱定琉球(大琉球和小琉球)为不征之国,也是因为这地方,实在是贫瘠无比。
可如今不同了,贤相和陛下一条心,来整顿海外,这些势力必须要整合起来。
此番要他们出兵,压根没指望他们来攻打,只是要将其中不臣势力,不遵命的势力,连根拔起!
当然该诱惑的还是要诱惑的,不能一味强迫。
“全面开启贸易?”
察度顿时眼前一亮。
“上使这是说的哪里话,即是征伐倭寇,小王必定不留余力的支持陛下!”
察度当即拍着胸脯,信誓旦旦的说道。
早说啊。
早说不就没这事儿了,这整的,他还以为让他白出兵呢。
“多谢大王。”
杨丰笑道。
“区区小事何足挂齿!”
“上使言重了!”
察度,开口道。
“另外还是一事要和大王商议!”
杨丰,道。
“上使请讲!”
察度,急忙道。
“此番我出使,一来是为了调兵之事!”
“二来是为了朝政之事。”
“我朝贤相朱十一,并不看好藩属之势,欲要在琉球设琉球司(琉球省),立一位司指挥使!”
“欲要一统琉球,未来的琉球只能有一个话事人!”
杨丰,沉声道。
想要肃清倭寇,仅仅靠征剿显然不可能,海外诸夷的制度不变,乱七八糟的,永远剿不完。
“什么!”
“岂有此理!”
顿时王庭上如同炸了锅一般。
大臣们,一脸的愤愤不平。
好家伙,这哪里是来征剿倭寇了,这分明是征剿他们了。
还调兵,调他奶奶!
要不是碍于大明的强悍,现在大臣们就想着将杨丰杀了。
“诸位大臣莫要着急。”
“在我大明为官,不但有月俸,还有高额补贴,养老费……”
“具体如下,诸位请查阅,我大明官员俸禄补贴表!”
“以及我大明官员奖惩制度!”
杨丰,不急不缓的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来,递给了众臣。